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保健食品 > 正文

人造肉比真肉还贵!记者体验:有肉味、没嚼劲

2020-05-11 09:12:52        来源:重庆晚报网

近日,数家外资餐饮店相继推出了“人造肉”产品,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引得大家很好奇。

记者走访发现,在重庆也有“人造肉”产品上线。5日,记者专程购买并试吃,用最真实的体验,从外观、口感、味道等方面,为读者全面揭秘。

顾客主要为年轻人

5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渝北区源著天街的一家门店,门口的海报显示:“人造肉”为植物肉,特质是100%高蛋白、0反式脂肪酸。随后,记者进入店里看到,此次共推出了5款“人造肉”产品,其中3款为“人造牛肉”,两款为“人造猪肉”,价格59元~69元。

店员说,当天早上7点30分开门后,已经卖了5份“人造肉”,全是年轻人购买。“推出以来基本都是年轻人购买,尝鲜嘛。”

顾客

能吃出豆制品的感觉

随后,记者花了69元买了一份人气最高的“别样牛肉经典千层面”。这盒餐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佐以“人造牛肉”烹制的千层面,下层则是土豆、生菜、西葫芦等蔬菜。

记者吃了一口发现,千层面内的“人造牛肉”被制成了肉酱(外观与真肉酱无异),被层层芝士包裹,第一口下去,尝到的是芝士浓郁的味道。细品“人造牛肉”会感觉到,虽有牛肉的味道,但嚼劲却不似真肉,更像是嚼碎豆腐干。

正在店里喝咖啡的蒋先生26岁,他表示,自己此前就根据海报推荐,吃过一份“人造肉”餐食尝鲜。“感觉怪怪的,但因为挺贵的,我还是坚持吃完了,不过今后我可能不会再买了,我觉得我还是喜欢真肉的口感。”

就“人造肉”的走红,记者也采访了数十位市民的看法,年轻女性对其关注度更高,她们认为,植物制的“人造肉”如果真的可以替代真肉,也许减肥和保持身材不再是难题。

“肉糜有点肉的口感,但还是能吃出豆制品的感觉,总体味道不错,但有些小贵。”面对比同款真肉大卷贵出20元的植物肉美式酸辣酱大卷,一名网友表示,买植物肉食品只是出于好奇,以后不会再吃了。

业内

蛋白质越高越像肉

鸿昶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人造肉”的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邱浩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造肉”也就是“植物肉”,此前在国外火了多年,如今又在国内市场扎堆。“植物肉”主要从豆类、小麦等植物中提取蛋白,模拟肉的口感,加工成和肉类纤维口感相近的“素肉”。

“肉的蛋白是纤维状的,因此吃起来有嚼劲,而大豆的蛋白是球状的。所以,想要把大豆做成肉的口感,需要费几番周折。”邱浩宸表示,消费者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植物肉”食品要有辨别意识,不仅要注意品牌,也要看清楚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单就口感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口感会越接近真肉,这是最直接的辨别方式。

专家

别依赖“植物肉”减肥

企业的试探性尝试也引出消费端的意见分歧。尽管有不少人将其视为“素食主义者的福音”,愿意买账的还是不多。“且不说大豆蛋白做的肉好不好吃,单从安全和营养的角度而言,人造植物性蛋白真的能替代肉类,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吗?”一名营养师表示怀疑。

记者联系上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临床营养科主任刘莉,她说,“人造肉”富含大豆蛋白,对减肥还是有一定的功效,但就目前商家推出的几款“人造肉”产品来看,不是以油炸便是佐以芝士烹焗,如此处理的“人造肉”,热量很高,没有减肥效果,还容易令人发胖。

刘莉还提醒,肾功能差、痛风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尽量不要食用“人造肉”。此外,由于“人造肉”食品为了模拟出肉味,可能还会添加一些辅助、加工的物质,因此,老年人和病人也都不建议食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虽然从理论上植物蛋白不含有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并且提供其他营养,但消费者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是植物肉推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网友热议

@羊羊羊:没真肉好吃,还比真肉贵,我有什么理由不吃真肉?

@撒空间:坐标上海,吃过新推的“人造肉”鸡块,味道还行,大概是因为油炸的缘故,就没有太计较肉的嚼劲。

@景景今天开心了吗:上街割两斤肉吃它不香吗?买“人造肉”的估计也就图个新鲜感。

@德克Decker:如果价格实惠可以考虑吧,就怕吃到嘴里是豆制品的口感。

@乌拉拉:我觉得,这应该是素食者的福音吧。

@赵一多:可我还是喜欢吃真肉。

“人造肉”

面临哪些难题

尽管“人造肉”在资本、餐饮与市场颇受追捧,但是“人造肉”与生物肉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它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其实不少。

1.生产成本高

摆在“人造肉”公司面前第一大拦路虎就是技术成本问题。如今的肉制品基本都是工厂流水线加工,但是“人造肉”的劳动成本颇高,无法批量生产。生产成本的上涨导致产品售价也比肉制品价格略高,消费者不能接受。

2.口感形态差别大

“人造肉”在售卖之初打的口号就是媲美真肉,但即便是以现在好上色、好调味、可塑性极强为原料的大豆制品,也相继出现了口感不佳、卖相不好等问题。现在市面上尽管有一些品牌能够真实模拟出真肉的味道和形态,但是在实际入口时消费者能明显尝出没有骨头、筋膜等口感。

3.消费心理难改变

调查数据显示,在不愿意尝试“人造肉”的消费者中,近一半是出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想要进入市场,首先就要解决这一大难题,就是克服消费者心理,真正让消费者认识“人造肉”。

4.市场监管不成熟

“人造肉”的培养主要在实验室,从实验室到工厂,最后流在餐桌上,期间将要经历无数的中间环节,同时“人造肉”在我国属于较为新兴产业,市场监管面临诸多问题,现在还未有一个完整、健全的监管规则,这也将成为其发展的阻碍。(据中新社等)

上一篇:大众健康意识提高 保健食品行业出现回暖迹象明显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