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16:34:23 来源:FoodTalks
原创,作者:王莉萍,转载请联系出处。
还记得前几年各种大单品餐饮品牌疯狂涌现的盛况吗?
当时,在单品即品牌的思维之下,各类餐饮大单品品牌品牌疯狂涌现,如太二酸菜鱼、费大厨辣椒炒肉、炊烟小炒黄牛肉、坛宗剁椒鱼头.......每一个品牌都想用单品差异化思维,走出一条品牌差异化道路。
(相关资料图)
但随着疫情的爆发及持续,餐饮O2O再回顾这几年,试图盘点这几年新创立的大单品餐饮时,却发现脑海里浮现不出多少餐饮品牌的名字。反而是乐凯撒、陈鹏鹏、九锅一堂转型重新“定位”回归大品类,让人印象深刻。
为何餐饮品牌们突然丢弃大单品回归全品类了?大单品战略这是失宠了吗?
餐饮大单品的火爆,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定位之父里斯在《品牌的起源》指出,分化是商业发展的原动力,一切品类源于分化。
回溯商业史,分化的力量使得新品类不断涌现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为无数品牌的建立创造了机会,分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某个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可能会出现一种产品就能满足所有需求的情况,可当行业走过最初的发展时期,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消费需求便呈现出多元化,品类也会不断分化。
品类分化有多种形式,比如说,分化需求、分化客群、分化场景、重构、升维。但在餐饮这个赛道,品类分化主要的表现形式更多集中在分化客群、分化场景层面。
在餐饮赛道,品类分化场景是怎么做的呢?咖啡赛道中,瑞幸咖啡的出现,其实核心就是在分化场景。
瑞幸咖啡
图片来源:瑞幸官网
在瑞幸之前,咖啡大部分是星巴克形式,它致力于营造社交场景,为人们打造家庭、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
而瑞幸咖啡直接打破了这个场景,创造出了一种非咖啡厅咖啡,将消费对准了一个人在家里、一个人在机场、办公室、会议室、聚会等场景,直接从咖啡这个母品类中切分出了一个细分品类。
而大单品战略,则是餐饮品类用来分化客群的核心战略表达。
当市场从一个传统品类分化出一个新的品类,从新的品类又能分化出更细小的新品类,最后总是会分化到某一具体菜品,这个具体菜品就是餐饮中的大单品。
当餐饮品牌们纷纷采用大单品策略之后,这个具体菜品便升维成一个新的品类,彻底细分了出来。
以酸菜鱼这个品类为例。酸菜鱼以前不过是四川菜系中众多菜品的一种,随着九锅一堂等品牌的大单品战略不断的教化市场,才让这道菜升维成了新的细分品类。
最开始,九锅一堂不过是重庆做砂锅菜的一个品牌,凭借优质、低价、出菜快优势在重庆迅速蹿红。但后来创始人周祖泽去西安拓展门店失利,发现并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对重庆菜买单,便决定调整品牌定位。
九锅一堂菜品
图片来源:微博@重庆九锅一堂
最终,他选择了川菜中的酸菜鱼这个菜品,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最终将酸菜鱼这个菜品从川菜中单独拎了出来,成为了品牌的招牌大单品。
九锅一堂从石锅川菜转型至做酸菜鱼大单品,其实就是川菜品类分化的一个缩影。
而且,通过大单品战略做餐饮,品牌还有以下两个优势。
第一:可以通过细分品类切分市场客群,进而占据目标消费者的心智。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此前的调研结果,在面对“大而全”和“小而精”的餐厅时,63.3%的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专门店”餐厅。
而94.7%的消费者会为了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口味去一家餐厅消费。
第二:可以更好的实现产品标准化、进而降本增效,快速连锁扩店。
最典型的依然是酸菜鱼这个品类,整个菜品制作流程只需要片鱼、切酸菜、煨、焯、倒入熬制好的汤底、淋上热油等,标准化程度非常高,基本摆脱了对厨师的依赖,很容易进行门店扩张。
由此可见,大单品战略的火爆,其实是餐饮品类不断分化以及工业化必然结果。
既然如此,大单品战略为何突然失宠了呢?
2020年,以卤鹅突围,在深圳餐饮圈名声大噪陈鹏鹏,在将定位从“卤鹅饭店”变为“鹅肉饭店”之后,又一次变更了品牌的核心定位,开出了海岸城的首家“陈鹏鹏潮汕菜”门店。
2021年4月,乐凯撒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公告:《乐凯撒榴莲比萨改名了》,正是宣布将其定位“乐凯撒榴梿比萨”改为“乐凯撒披萨”,从单位榴莲披萨的大单品爆品品牌,回归整个全品类披萨赛道。
乐凯撒榴莲比萨改名
图片来源:公众号@乐凯撒披萨
同年,已在全国发展出了100家门店,主打酸菜鱼的九锅一堂也开启了十年的第三次转型,从酸菜鱼这个大单品回归了重庆菜这个大品类。
按照逻辑,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赛道越拓越宽,品类也可以不断分化下去,或往前走创造更细分新品类新产品;或往后走回溯升级,打造新的产品标准;或交叉重构,形成新的品类。
品类的分化之路会不断推进下去,大单品之后未来还将有更多新奇产品出现,不断细化大单品这个赛道,进而将大单品赛道拓展成新的大赛道。
依然以酸菜鱼为例,目前,酸菜鱼大单品仅拓展出了酸菜鱼米饭、酸菜鱼正餐这两个小赛道。未来,酸菜鱼品类或许还可细分,比如打造酸菜鱼米线,或者直接在酸菜鱼正餐品类上继续交叉创新,打造柠檬酸菜鱼、紫苏酸菜鱼甚至酸菜肥羊锅等产品。不出意外,未来这样的创新几乎难以穷尽。
既然如此,为何大单品战略突然就不受宠了?在餐饮O2O看来,或许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品类分化本质上其实是目标客群的细分。当酸菜鱼这个大单品从川菜中细分出来时,最开始的目标客群其实就是川菜中喜欢酸菜鱼的那一小部分。
不过,随着这个大单品品类的不断拓展,目标客群又会进一步扩大,进而吸引一些跟风好奇的从众客群。正因此如此,酸菜鱼这个赛道才会越拓越宽。
然而,当我们再从酸菜鱼这个品类上进一步细分,再分出一个柠檬酸菜鱼出来,打造一个小锅柠檬酸菜鱼品牌,便又相当于从酸菜鱼品类中再切分中部分客群出来。
理论上虽然行得通,但实际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爱吃小锅柠檬酸菜鱼的人可能很少,根本支撑不起品牌的正常运营。
太二酸菜鱼门店
图片来源:九毛九集团官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聚焦大单品战略,很容易碰到“赛道见顶”的风险。餐饮大赛道比如火锅,市值超万亿,本身容量就很大,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未来客群不足。可即便如此,如品牌单只做麻辣锅或者番茄锅,依然存有客群不足危险。
如酸菜鱼这样的细分小赛道,本身就是从某个菜系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细分,再进一步切割后,赛道容量只会更小,再进一步进行品类细分的话,品牌很大程度上只能“短命”。
所以,大单品战略虽好,但容易触及赛道天花板,继续细分只能走向灭亡。
大单品聚焦最香的地方就在于,可以形成“单品即品牌”优势,进而在消费者头脑中进行心智预售。比如,想吃凉茶时就想到王老吉,想吃薯片时就想到乐事,想到小黑瓶就想到兰蔻,将消费者心智与品牌进行了深度绑定。
然而,类似于兰蔻这样的美妆品牌,因为有专利优势的区隔,很容易进行持续的品牌区隔,别的美妆品牌很难以类似的产品进行竞争。
即便是乐事这样的薯片品牌,也有生产技艺的独特优势,别的品牌难以模仿。
但餐饮赛道不一样,中国餐饮赛道本就浮躁,大家都没有耐心去打磨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只想走捷径快速盈利去追逐各种风口。
再加上大单品产品本身标准化程度高,产品制作壁垒低,极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短时间内很快就会入局大量品牌。
一旦消费者选择多了起来,单个品牌就很难真正与消费者进行深入品牌绑定。
九锅一堂酸菜鱼
图片来源:微博@重庆九锅一堂
依然以酸菜鱼品类为例,九锅一堂虽然是能喝汤酸菜鱼的开创者,但随着太二等品牌的进入,其领先优势很快就被稀释了。
即便是太二,虽然已是酸菜鱼细分品类的头部,但随着源源不断新品牌的进入,也无法保持酸菜鱼即太二这样的优势。
而且,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米勒的研究,顾客心智中最多也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七个品牌空间。而特劳特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竞争的加剧,最终连七个品牌也容纳不下,只能给两个品牌留下心智空间。
因此,除了大单品中领先的几个品牌,其他的竞争品牌最后都只能落个被消费者遗忘的结局,根本无法缔造大单品优势。
既然大单品战略弊端重重,那么,大单品品牌们是不是只有回归全品类一条路呢?
在餐饮O2O看来,或许可以分两种情况;第一,品牌想做成全国性的品牌,做出千店万店规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单品品牌就很容易碰到细分赛道天花板,最后或许只能“做加法”或者转型回归全品类。
如鱼你在一起酸菜鱼,就加入了水煮肉片等菜品;太二也引入了茶饮这个品类,前段时间更是涉足咖啡,目前似乎也有拓宽品类的迹象。
而且,正如九锅一堂联合创始人周建军所言,单品战略更适合初创型企业,因为单品的效率更高,运营难度相对更小。
太二酸菜鱼
图片来源:九毛九集团官网
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要想做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不做昙花一现的网红品牌,就应该去挑战更难的任务,这也是对团队的能力的锻炼与打磨。做更大的品类,服务更多的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且,放弃单品战略可以从服务消费者的特色需求(改善型需求,转变为服务于消费者刚性需求,可以更宽的范围、更长期可持续的服务消费者。
第二,品牌只想做小而美的高端体验店,像日本的烧鸟店、拉面店,大部分都是做单品,在调料以及火候上下功夫。
这样的品牌本身做的是极致体验,不需要扩大市场,所需生存空间小,反而能够持续坚持下去,甚至成为单品类的百年老店品牌。
因此,当下大单品类品牌也不一定只有回归全品类一条路。如果能够将单品类做出极致化,品牌依然有很大的成长可能性。
点击获取更多全球食品资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