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15:42:43 来源:FoodTalks
上个月,北京咖啡圈颇有名气的本土咖啡品牌——大小咖啡,举办了第三期线下市集。在我模糊的记忆里,首期的摊主招募信息仿佛还在不久前,而他们是怎么做到在此种环境下还能保持高产的活动输出的?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它,并萌发了在不同时间去线下门店看看的想法。
抛开外在,即圈内圈外对它的各种滤镜,我试图基于一个观察者和消费者的视角,把自己的所看所想与抽象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以此来验证品牌本身想要呈现的东西是否真的实现。
【资料图】
在有过深度的消费体验后(买过咖啡、参加过市集、听过电台、看过展),我最想分享的,是它与众不同的三个点:开小店、做内容、玩社区。
大小咖啡的第一家店开在东城区的香饵胡同里。虽然后来因不可抗力而闭店,但第一家店就得到了各路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的关注,还先后获得IDA2016年度美国国际设计奖的商业类荣誉奖,和2017年世界室内设计节酒吧与餐厅类别大奖。
大小咖啡
图片来源:小红书@ranran
发展至今,品牌一共四家正在营业的门店——2021年6月开业的国贸店;2020年5月开业的王府井店;2018年12月开业的前门店;和最新于2021年年初开业的麦子店。
光听这些地方的名字,会认为大小咖啡不过是依靠北京城地标聚集的人流而生存。但相反,它所依附的,是这座城市里如毛细血管般的胡同街道。甚至,就在一扇居民楼的门外。
除了麦子店之外,其他门店面积基本都在30平米以内。这是大小咖啡创始人张一芃想要传达的理念:小空间、大理想。
这一切,都是「有预谋、有计划的」。开小店难以被完全复制,因为小店代表更加个性化。你要用不同的小店,抓住同一批人的心。其中的细节考量、变与不变,都将影响着新用户的审美、和老用户的情怀。
四家店内的设计,都保持着统一的克莱因蓝主视觉。对于品牌的识别,张一芃觉得,设计从过去的「高配」变成了现在的「标配」。
“所以不一定是一个Logo,完全可以是一个颜色,有的时候比logo更有说服力。”
于是,她将极具标示性的视觉元素融入到这座城市的胡同角落,让这一抹蓝传递出这个品牌的活力,也传递出了胡同深处的活力。
但我最开始知道大小咖啡,不是线下,而是基于它的线上渠道。在一通微信「关注-点单-跳转」的常规动作后,进入到了官方小程序。随便划了两屏,画风开始变得不同寻常——而这个品牌,就在此刻让我这个「0次下单的新用户」对它产生好奇。
大小咖啡线上小程序
图片来源:大小咖啡小程序
后来想想,一个品牌的护城河或许就在于此——你是否有能力仅通过第一眼视觉、或三两行内容,就瞬间抓住用户?
在大小咖啡的小程序里,清晰展现着一家咖啡馆理应有的业务逻辑,也展现着一家咖啡馆不应有的内容逻辑。除了餐饮点单和电商售卖的销售阵地,你还能看到这家“不务正业”的咖啡馆在各类文化事物上的探索精神。比如:大小酒馆、大小课堂、大小电台、太小地方,它们分别对应着年轻人喜好的酒文化、咖啡文化、播客文化和艺术展/pop-up文化。
大小咖啡
图片来源:小红书@ranran
这些丰满的内容勾勒出一个立体的品牌,也令我有了去线下门店看看的冲动。
而在线下的场域里,不止大小咖啡会让你惊喜,还有独立艺术空间太小地方——一个由大小咖啡创立的非盈利性质的社群场域。
这个通过举办小型艺术展、实验性艺术作品来挖掘青年艺术家潜能的地方,也充满了太多意想不到的感知力。拿着咖啡遁入此地,几笔鲜艳的艺术线条就能让人内心瞬间开阔。
“做了播客以后,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闭环」——有人因为听了《大小电台》,会去大小咖啡淘宝店买东西,或者来门店喝咖啡,还在大众点评上写评论:我是听了《大小电台》来的。”
这是大小咖啡的老板张一芃曾经被采访的片段。在互联网时代,种草的渗透是如此隐蔽而隽永;又是如此难得而轻易。
正因大小咖啡的内容做得「真诚有料」,因此带动了粘度极高的社区力,而这也是大小咖啡的核心精神。一家「大小」的出现,能够给这个社区带来新的东西,并且尊重这个社区的人和环境。
两位创始人曾表达过:“我喜欢为我喜欢的用户服务”;“将大小的空间融入社区之中,努力将其‘变成’每个人日常需求的一部分。”
大小咖啡
图片来源:小红书@胡润南
但是,社区力是什么?它又靠什么体现出来的?
大小咖啡非常鼓励「玩耍热闹式的社交生活」。2020年尚在运营的大小咖啡北锣鼓巷店内,总面积近180平方米(包括室内和室外)的空间,曾打造过一个大小咖啡社区「示范区」。这个空间一共涵盖了四种不同的使用功能:一个白天模式的咖啡店,一个夜间模式的酒吧,一个微型画廊,以及一个向周边街道开放的花园。
而在大小咖啡前门店,它的拱形门头是个钟摆设计,每晚7点「大小」字眼与金色圆形重叠,变成大小咖啡的夜间模式。一到这个时候,马路边就聚集起形形色色的年轻人,端起酒杯、歌颂他们想歌颂的一切,他们成为了寂静夜色里闪光的星星,照耀着街道。
大小咖啡
图片来源:小红书@Jeslynの杰味森林
从今年8月开始,这个品牌还开始尝试自己搭台唱戏,联合不同的食物品牌、播客品牌、生活方式自媒体、出版物、还有设计公司/工作室一起举办线下市集。
而社区力,是聚集的前提。
短短两个月,大小咖啡已经落地了第三期的「福德古德市集」——foodgood,moodgood!一句slogan就让所有消费者领会到因食物而产生的美好心情。
在现今咖啡赛道极度内卷的时代,有太多宣称打法的声音。而关注大小咖啡以来,我感受到一种「实心力」不断流回心里。
接下来,大小咖啡的版图将从北京延伸,下一站已经确定。而大小在当地的触角,也一定不会只是「咖啡」。
无论是从特色小店的空间运营,到社区精神的内核塑造,再到品牌内容的气质沉淀,似乎每多了解它一点,就会为它加固一层信任。选择一杯咖啡是随意的,但一直选择一杯咖啡却是由内而生的笃定。
点击获取更多全球食品资讯
关键词: 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