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1 15:36:52 来源:FoodTalks
餐饮
(资料图)
图片来源:pixabay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发布一则重要公告,宣布我国对新冠病毒的防控措施重大调整。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3年1月8日起,管理方法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即按照乙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对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乙类乙管
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
这条公告后,国家卫健委接连推出一系列内容,并在今天下午3:00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回答今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的细则。
什么是“乙类乙管”?据国家卫健委消息,“乙类乙管”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不再实行隔离措施
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实施分级分类收治病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
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
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
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办法
对新冠实行“乙类乙管”,这一重大调整必将会对社会各界产生重大影响。
对餐饮业的影响尤其深远。
首先,堂食更稳了。今后不会再有大规模的禁止堂食的封控管理,也就是说,不会再出现限制和禁止堂食的情况了,餐饮业的经营环境更加稳定。
第二,餐饮经营更加宽松了。今后不会再要求顾客扫码测温,从餐厅经营者的角度来看,门店无需再花人力、精力去检查这件事,也无需再腾出一定的空间。
第三,消费者外食的意愿将回归,随着大众对病毒的认知的转变,日渐趋向普通传染性病毒(类似感冒)外食意愿将提升,餐饮机遇会更多。
第四,经济活动将更加热络,无论是国内国际旅游、省外省内商务来往,也会强烈带动餐饮的复苏力度。
国家卫健委政策的发布意味着餐饮业正式迈入了后疫情时代。在疫情三年中,餐饮人承受了“暂停堂食”、“刚性支出上升”、“消费降级”、“行业大洗牌”等诸多困苦。
疫情3年,整体餐饮行业大盘收入被按下了暂停键,停住了脚步。据国家统计局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0040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疫情反弹比较严重的三四月份,分别同比下降16.4%和22.7%。2022年11月,全国餐饮收入4435亿元,同比下降8.4%。
按消费类型分零售额同比增速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闭店”也成为近3年来餐饮行业逃不开的关键词。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8日,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销49.5万家,仅今年上半年统计餐企注销吊销量,就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32万家。
大品牌如新元素、许留山等大品牌,破产清算永久离场;海底捞、茶颜悦色闭店求生;小餐饮也面临洗牌,2021年全年,开店率达到55.4%,关店率达到60.9%。
闭店图片来源:小红书@莫总
无论是大热门的赛道,还是大刚需的赛道,都有不同程度的闭店。茶饮、快餐小吃、火锅的闭店情况尤为严重。这一点在二手市场中也得以体现。
总结来看,疫情对餐饮有四种影响:
首先是收入端,门店不能正常营业、或禁止堂食、限制就餐人数,这导致餐饮收入减少,同时在这种限制下,消费者消费意愿转低,外出就餐频次减少。
在这一年中,成都,开年9个月,6个月都在受疫情困扰;深圳,8个多月,69次暂停堂食;西安,200多天里有150天都是在陆陆续续的暂停堂食,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前后都经历了多轮疫情;更别提哈尔滨、三亚、大庆、长春……等等这些疫情重灾区。无法进行堂食就意味着,这些城市下的部分餐饮门店,收入可能为0。
其次是成本端,人力房租仍然是疫情期间的刚性收入,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扬带来经营成本增加。为了保证现金流,部分餐饮业者也主动关店、停止营业,“提前过年”。
闭店图片来源:小红书@西西妹妹-
食材、房租、人工等各项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压力“剧增”成为疫情时代的餐饮基调。今年以来,国内物价先后在7月份和10月底发生两次大的涨价,导致餐饮企业在产品原材料上的支出比重增加,压力倍增。房租和人工就更不用提,二者向来只增不减。
第三是心态端,门店暂停堂食,恢复没有定数,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餐饮老板信心不足。
大的餐饮品牌,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不敢尝试,以保存血量优先;小的餐饮老板普遍对未来比较悲观,本身利润就薄,回倒疫情前更是遥遥无期。尤其是一些2020年试图“抄底”的老板们,更是损失惨重,不敢轻易出手。
最后是,房东和餐饮老板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多地都有过餐饮人联名呼吁,请求商业物业和房东减免房租,但真正落实降租的很少。
多地都有过餐饮人联名呼吁请求商业物业和房东减免房租
图片来源: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
旺顺阁创始人张雅青曾专门发了一期视频讨论“死扛还是关店”,她提醒道:关店也是有成本的。首先看看合同,对于提前解约有多大风险,如果风险太大,还真得“扛下去”.....
餐饮人一次次要在开业“赔死”、关门“等死”这样的两难境地中抉择,一些餐饮老板甚至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前不久,在北京顺义一名年轻的餐饮老板和这个世界告别,原因是“无法营业,无力支撑生活,拖欠物业房租,种种无力叠加最终导致自杀”。员工在群内发出讣告,寥寥数语中,不忘加了一句——给各位带来的损失深表歉意。
即使在开放之后,已有领头羊品牌开始领跑,部分地区餐饮业恢复已经初具雏形,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唱衰”、“质疑”、“不安”等种种言论。
“餐饮业还有春天吗?”这样的疑问仍植根大家心中。
从2019年12月到2022年12月,这3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不少是我们前所未见的。疫情推着我们改变从前的生活方式,推着餐饮业改变从前的营收结构,尝试多种多样的增收方法。
3年过去,久经磨难的餐饮人站在新的起点,要记住过去,从过往中总结经验,更要振作起来,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寻找确定的增长,朝着对的方向撸起袖子加油干。
当下,全国各地正迎来放开后首批感染,各地感染阶段不同,一些已经度过感染峰值的城市已经开始加速恢复。
北京、成都、武汉等人口密度大的一二线城市,一些餐饮门店门口已排起长龙,高峰期等位的可达40、50桌。
街边牛肉串北京双井店拍摄于12月23日19:30
图片来源:公众号@餐企老板内参
江浙一带城市大多还处在病例上升期,目前正是最艰难的过程,消费者居家,外卖骑手、餐厅员工感染,用工短缺,距离恢复还需要一些时间。
餐饮业正在恢复,相对来说,年轻人群集地的餐饮店恢复得更早更快,即使在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散去的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消费欲望,为餐饮行业注入了一股活力。从品类上看,“小吃小喝”人气更旺。
方正证券大消费组组长刘畅认为,餐饮的恢复会持续,而且加速,病例达峰正在提前,春节旺季可以期待。餐饮的复苏将是所有消费条目里最超预期的,龙头企业会率先回暖,而且是从下游终端门店开始,全产业链自下而上的复苏。
前不久刚结束的餐饮创新大会上,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秦朝预测,放开后的三个月,可能会变成全行业“最难熬”的一个季度。如同航天员在安全返回地球的时候,一定会经历一个“黑障区”,然而,这个煎熬的时间不会太长。
美团到店餐饮生态发展部负责人王东烽则预测,2023年4月份之后将迎来餐饮黄金十年。
当期待已久的复苏来临,餐饮人要做些什么?
刘畅认为,第一,餐饮企业要提早安排,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未动资金先行。第二,不要贸然跨界,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将自身做大。第三,一定要坚守企业的底线,这几年很多企业为了生存断臂求生,后续还是要有明确定位,即使未来出现一些短期的波动,还要坚定自己的方向发展下去。
秦朝表示,放开后的三个月,尤其要注重账面上现金流的安全,警惕原材料大幅上涨及用工荒,一定要冲过去,才能真正冲过寒冬。
2023年,餐饮行业的形势仍然不会太乐观,“行业全面复苏是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市场消费活跃度亦然,未来注定会是一场持久战。”
尽管不安和猜疑的声音仍在,尽管抗疫3年,餐饮人在“关关停停”中一直苦熬,但其中仍有不少餐饮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餐饮是属于国计民生类的产业,只要老百姓有需求,餐饮业未来一定会复苏,餐饮人翘首以盼的暖春终会到来!
庆幸的是,诸位餐饮人都熬过了寒冬,“不下牌桌就是赢”!曙光就在眼前,加油各位餐饮人,我们奋起,一起夺回被疫情耽误的“黄金三年”!
点击获取更多全球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