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3 16:41:45 来源:FoodTalks
可口可乐图片来源:pixabay
【资料图】
一直以来,零卡糖都被认为是添加糖的完美替身,没热量,既过足了甜食瘾,又没有发胖的负担,让无糖饮料成为新的肥宅快乐水。
但零卡糖真的够安全吗?
2月27日,一篇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的最新研究,让已经被无糖饮料广泛使用的赤藓糖醇又陷入争议。来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团队指出,赤藓糖醇可能没那么完美——它的摄入可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比如包括死亡心梗、卒中等,并且风险程度并不低[1]。
nature medicine期刊上关于赤藓糖醇的最新研究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期刊网站截图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赤藓糖醇和其他代糖,到底还能不能放心吃了?
常喝无糖饮料的人,对赤藓糖醇不会陌生。
赤藓糖醇热量很低,能量系数只有0.88kJ/g,跟其他10kJ/g的糖醇类甜味剂比起来一骑绝尘。
人类几乎没有真正使用赤藓糖醇的代谢途径。赤藓糖醇几乎完全被小肠吸收,其中有80%-90%会进入血液循环,但并不会被人体内的酶系统分解,最终随着尿液原样排出体外[2]。缺乏新陈代谢,是它被认为安全的原因之一。
汽水饮料货架
图片来源:pixabay
但是,这篇《自然医学》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却发现,赤藓糖醇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存在关联[1]。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研究团队先后找到3组试验人群。三组人群中约有70%以上的参与者患有冠状动脉疾病或高血压、超过一半的人属于肥胖、大约五分之一患有糖尿病,并且年龄大多在60-70多岁之间[1]。
划重点,这项研究受试者,主要是本身就有基础病的老年群体。
第一批是针对1157人做了一项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经过3年后的随访,初步发现赤藓糖醇可能是影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之一。
随后又找了美国的2149人、欧洲的833人,结果仍然成立。
研究人员提取了他们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美国和欧洲队列中,有心脏病的受试者,血浆中普遍含有更高水平的赤藓糖醇[1]。
上图分为美国组和欧洲组血浆中含有的赤藓糖醇水平。两组中,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蓝色图例),血浆中含赤藓糖醇更高[1]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期刊网站截图
为了找到背后的原因,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做了体外实验。
研究人员先是提取健康人的富血小板血浆,验证赤藓糖醇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发现血浆中赤藓糖醇浓度越高,血小板聚集越快。而这会直接导致血小板反应性和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随后,研究人员又通过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模拟人体内血栓形成的过程,监测凝块形成的速率、血流停止时间。当血浆赤藓糖醇水平升高时,血小板变得更加敏感,因此粘附增加,动脉损伤后凝块形成率更高;并且凝血时间变短,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
3分钟时间内,含有较高水平赤藓糖醇(Erythritol)的血浆里血小板迅速形成凝块。上图中荧光绿色的斑点就是血小板凝块[1]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期刊网站截图
而这些凝块可能会脱落,并移动到心脏,引发心脏病发作;或移动到大脑,引发中风。美国的队列研究也显示,血液赤藓糖醇含量最高的组,比含量最低的组,心脏病、中风等风险高出近1倍[1]。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明确2点:
这几组参与者,本身年纪偏大、有一定基础疾病,本就有相对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个实验顶多说明,过多摄入赤藓糖醇,原本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群体可能会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实验只得到了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因素,并没有被这次实验考虑进来。
这项发表于《自然医学》的研究,同样对健康人群做了试验,不过样本量非常少,仅有8人。
这8名健康的受试者,在2分钟内摄入300ml实验饮料,其中含有30g的赤藓糖醇。
在摄入后数小时内,血液中的赤藓糖醇浓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喝完实验饮料30分钟左右,血浆中赤藓糖醇浓度约为5.85(4.30–7.68)µm,达到最高水平,几乎是没喝时基线水平的1000倍以上。随后虽然回落,但仍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水平。并且这种影响至少会持续7天[1]。
受试者摄入赤藓糖醇饮料后,血浆中赤藓糖醇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在摄入后第30分钟左右,达到峰值[1]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期刊网站截图
但这个实验设计仍然有一个很大的bug。
30g的赤藓糖醇是什么概念呢?市售的普通饮料中,赤藓糖醇的添加量约为1.5g-2g/100ml[3]。一罐300ml的无糖饮料,也才含有4.5g-6g。至少要短时间内猛灌5-7瓶,才能达到实验的剂量。
考虑到实验的剂量和样本数量,这个研究还不足以给赤藓糖醇的安全性盖棺定论。
实际上,关于赤藓糖醇安全性的研究,国际上目前已有大量关于赤藓糖醇安全性的研究。每年都会有类似的论文发布。尽管存在争议,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都指向它是安全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审查了已有关于赤藓糖醇吸收和代谢、各种毒性、动物致癌性以及临床研究相关数据,未发现明显的安全问题,最终赤藓糖醇于1997年获得了FDA的GRAS认证,即“公认安全”,可放心使用[4]。
早在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就推出了无糖汽水——健怡可乐
图片来源:pixabay
中国对于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和认证。依据2014年发布的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赤藓糖醇属于“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没有规定具体使用量数值,只要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都是安全可行的[5]。
此外,赤藓糖醇还通过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 CAC)、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 on Food, SCF)、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FSANZ)等多个国际权威组织和多国监管部门的安全性评估[1]。
因此,如果没有进一步更加证据确凿、因果链条完整的研究出现之前,摄入合理剂量的赤藓糖醇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普通人来说,是安全的。
无糖饮料,可以放心喝。
人类对甜味的追求是刻在DNA里的。添加糖不仅高热量,还更容易引发肥胖和蛀牙;于是,同样给予食物甜蜜味道、却更健康的代糖(即甜味剂),应运而生。
根据是否产生热量,代糖可分为两大类: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
一般来说,前者往往具有一定热量,后者才是我们所说的“零卡糖”。
上面提到的赤藓糖醇比较特殊,虽然是营养性多元糖醇类的一种,但它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非营养性甜味剂我们更不陌生了。比如天然型植物中提取的甜菊糖、罗汉果苷;又或者是人工合成的糖精、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等[6],它们都是常见的“零卡糖”。
无糖可乐的代糖,用的是阿斯巴甜
图片来源:可口可乐中国官网
这些代糖热量低,常被认为对血糖和胰岛素比较友好。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无忌惮大量摄入。
这些代糖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刺激也因人而异。
大多数人工甜味剂会经过胃肠道,却不被宿主消化,因此能直接与肠道微生物群正面交锋。早在2014年,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团队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发现,给小鼠喂食了1周糖精、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后,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葡萄糖耐受不良[7]。
在人体内短期小样本的实验,也得出类似结论。
同样是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团队,去年有一项发表在Cell上的研究发现,代糖也可能会升高血糖[8]。
研究挑选了120名从来不吃代糖产品的志愿者,将他们分为6组,其中两组对照组,4组实验组。让实验组每天分别摄入比日常推荐标准更少量的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苷;对照组则会摄入等量的葡萄糖,或者不摄入额外添加剂。
研究发现,实验组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出现了变化,尤其是摄入糖精和三氯蔗糖的志愿者粪便样本中,微生物有明显改变,其余实验组也有一定程度变化。这会进一步改变人体对血糖的反应,影响健康成年人的葡萄糖耐量。虽然由于个体肠道特异性,每个人的反应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在摄入代糖后的连续两周时间里,人体的血糖反应都会显著升高。
相比于摄入阿斯巴甜、甜菊糖苷和葡萄糖,图E、F代表摄入糖精和三氯蔗糖,它们对人体血糖影响更明显
图片来源:Cell期刊网站截图
为了更严格地论证因果关系,研究人员还将志愿者的肠道微生物组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用自身不带有微生物组的小鼠,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最终发现,实验组参与者的肠道微生物组移植给无菌小鼠后,小鼠也有类似的血糖变化,对照组则没什么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或许我们可以谨慎认为,人工甜味剂并非像我们以为那样是惰性的。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更多的长期临床观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代糖的危害比添加糖更大。比起添加糖带来的“血糖暴击”,低热量的无糖食品的优势仍然是显而易见的。解馋的同时,它能一定程度上帮我们控制体重、保护血糖。
含有大量添加糖的饮料,会带来的“血糖暴击”
图片来源:pixabay
但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肥胖、老年人等,最好还是再观望观望。如果实在不放心,大麦茶、茶叶、白开水、椰子水每一个都是比无糖饮料更好的选择。
不得不说,广大直男早就悟透了生命的真谛:多喝热水,永不过时。
参考文献
[1] Witkowski, M., Nemet, I., Alamri, H., Wilcox, J., Gupta, N., Nimer, N., ... & Hazen, S. L. (2023).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Nature Medicine, 1-9.
[2]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2).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 中国食品学报(12),405-412. doi:10.16429/j.1009-7848.2022.12.039.
[3] “百年历史“赤藓糖醇:指控无根据,蔗糖滥用风险可能更高, 中国经济网. Available at: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2303/10/t20230310_38436774.shtml (Accessed: March 15, 2023).
[4] 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Applied Nutrition (no date) Gras substances (SCOGS) databas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Available at: https://www.fda.gov/food/generally-recognized-safe-gras/gras-substances-scogs-database (Accessed: March 15, 2023).
[5]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6] 刘星,蒙泳,张言,杨黎,李海霞,廖夏云 & 谢鹏.(2021).食品中常见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生理代谢的影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14),5734-5741. 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1.14.033.
[7] Suez, J., Korem, T., Zeevi, D., Zilberman-Schapira, G., Thaiss, C. A., Maza, O., ... & Elinav, E. (2014).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duce glucose intolerance by altering the gut microbiota. Nature, 514(7521), 181-186.
[8] Suez, J., Cohen, Y., Valdés-Mas, R., Mor, U., Dori-Bachash, M., Federici, S., ... & Elinav, E. (2022). Personalized microbiome-driven effects of non-nutritive sweeteners on human glucose tolerance. Cell, 185(18), 3307-3328.
点击获取更多全球食品资讯
关键词: